鈣是人體中最重要的礦物質之一,主要儲存在骨骼和牙齒中,維持它們的健康和強度。除了保護骨骼外,鈣還參與多項生理功能,例如幫助血液凝固、神經傳導、肌肉收縮以及維持正常的心臟節律。人體無法自行生成鈣質,因此必須通過食物或補充劑來攝取。常見的鈣質來源包括乳製品、深綠色蔬菜、沙丁魚、鮭魚、大豆製品和富含鈣的保健食品等。充足的鈣質攝取可以有效防止骨質疏鬆和骨折等問題,特別是對老年人、孕婦及運動等族群來說尤其重要。
國人鈣質攝取不足:隱形的健康危機
雖然一般食物都含有鈣,但人的飲食習慣與體質差異,造成國人普遍鈣質攝取量不足,許多人未能意識到對身體的長期影響。由於人在成長階段鈣需求並不相同,很難訂定一個參考基準,衛生福利部建議成人每日鈣質元素攝取要達到1000mg,實際統計卻不及600mg;另一項統計資料顯示,50歲以上成人25%有骨質疏鬆症,女性更高達35%,且婦女在懷孕階段鈣每日需求量更高達2500mg以上,若補充不足,對產後與孩子成長都有影響,並且年紀增長鈣失衡現象會更嚴重,鈣質攝取不足容易導致以下狀況產生:
- 骨質疏鬆症:鈣質不足會導致骨密度降低,增加骨質疏鬆症的風險。
- 骨折風險增加:骨骼變脆弱,容易因跌倒或碰撞引發骨折,尤其以中老年人為主。
- 生長發育遲緩:青少年鈣質不足可能影響骨骼的正常發育,導致發育不良狀況產生。
- 牙齒健康問題:鈣質缺乏會影響牙齒的強度,增加蛀牙和牙齒脫落的風險。
- 肌肉痙攣和抽筋:鈣參與肌肉收縮,缺鈣會導致肌肉痙攣、抽筋或無力感。
- 神經功能異常:鈣對神經傳導至關重要,攝取不足可能導致神經訊號傳遞不順,出現麻木、刺痛等症狀。
- 心律不整:鈣質不足會影響心臟的正常收縮與舒張,導致心律不整或心臟功能不穩定。
- 免疫系統降低:鈣質缺乏可能削弱免疫系統的功能,增加感染疾病的風險。
- 血液凝固異常:鈣質參與血液凝固過程,缺乏鈣質可能導致傷口癒合速度變慢或血液凝固異常。
- 高血壓風險增加:研究顯示鈣質攝取不足與高血壓風險有一定關聯,尤其是中老年人。
為什麼需要補鈣?鈣對身體的7大好處解析
鈣是人體中重要的礦物質,主要用於維持骨骼和牙齒的健康,以下是補鈣對身體的7大好處,讓我們一起了解鈣質對健康的影響:
- 強健骨骼與牙齒:鈣是構成骨骼和牙齒的主要成分,維持其強度和健康,有助於預防骨質疏鬆和牙齒脫落。
- 預防骨質疏鬆症:充足的鈣質能保持骨密度,降低隨著年齡增長而出現的骨質疏鬆風險,特別對於老年人和女性更為重要。
- 促進肌肉收縮:鈣參與肌肉的正常收縮與放鬆,適當補充鈣質有助於減少抽筋、痙攣等肌肉問題。
- 穩定心臟功能:鈣對心臟的正常跳動至關重要,能幫助維持心律的穩定,預防心律不整等心血管問題。
- 支持神經傳導:鈣參與神經訊號傳導,確保大腦與身體之間的訊息順暢傳遞,維持神經系統健康。
- 促進血液凝固:鈣是血液凝固過程中必需的元素,有助於傷口癒合並防止出血過多。
- 改善新陳代謝:鈣參與多種代謝反應,有助於維持能量平衡與體內酶的正常運作。
鈣片種類有什麼不同?如何正確挑選鈣片
市面上各式各樣的鈣片和補鈣產品琳瑯滿目,在這麼多選擇中,我們該如何挑選出最合適的呢?
團隊整理了3個挑選注意事項,幫助您挑選正確的鈣片:
注意事項 1:原料來源是否天然
市面上鈣片的種類非常多樣,以下的表格將幫您整理這幾種常見鈣質來源之間的差異:
項目 來源 | 原料 | 基本元素 | 含鈣 比例 | 吸收率 | 優勢 | 問題 |
合成 | 碳酸鈣 | 碳酸鈣 | 40% | 30% | 價格便宜 | 1.便祕、腹脹等副作用 2.化學成分影響健康 |
檸檬酸鈣 | 檸檬酸鈣 | 21% | 30% | 不受胃酸影響 | 1.含鈣比例低 | |
天然 | 牡蠣鈣、珊瑚鈣、海藻鈣 | 天然碳酸鈣 | 40% | 30% | 純天然、無添加化學成分 | 1.重金屬、病毒、細菌殘留 2.來源不易控制 3.售價偏高 |
牛奶鈣 | 牛奶鈣 | 13% | 29% | 來源為奶製品 | 1.含鈣比例低 2.國人乳糖不耐症比例高 | |
魚骨鈣 | 天然磷酸鈣 | 30% | 30% | 純天然、無添加化學成分 | 重金屬、病毒、細菌殘留 技術缺口 |
國內鈣質補充品市場以化學合成鈣為主,種類包含碳酸鈣與檸檬酸鈣,價格較低,但營養成分單一,且容易有腹瀉、便秘、噁心、脹氣等副作用;牛奶鈣雖為天然來源,但含鈣比例低,且國人有乳糖不耐症的比例高達80%以上,較不適合作為鈣質補充用;標榜天然之海藻鈣、珊瑚鈣等,原料來源不明,可能會有重金屬與細菌殘留之風險,且售價高,長期食用會造成消費者之負擔;魚骨鈣萃取自天然魚骨,成分多元,含有鈣、鉀、鎂、磷、鋅、硒等豐富營養元素,其中鈣磷比約為2:1,為人體最適吸收比例,且因結構與人體相似,不會有副作用的問題。總結來說,魚骨鈣是目前市面上最推薦的天然鈣質來源。
推薦 ►石斑魚骨鈣
注意事項 2:含鈣量高與吸收率高等於骨質保健效果好嗎?
在挑選補鈣保健品時,常常標榜高鈣、吸收率,但你知道,高鈣、高吸收率並不等於有效嗎?
在鈣質保健市場中,國人對吸收率常常會有錯誤的認知,因市售產品大量宣傳其產品為「市售最高含鈣量」、「市售最高吸收率」等,卻無提供實際的實驗報告,以下讓我來告訴你,為何高含鈣量、高吸收率與對骨質保健的關係並不一定成正比。
2024年屏東科技大學團隊進行一項鈣質保健品的動物實驗,實驗根據衛福部「健康食品之骨質保健功效評估方法」設計,動物採用更年期卵巢切除小鼠*,將其分為5組,分別為空白組、魚骨鈣組、海藻鈣組、碳酸鈣組與檸檬酸鈣組,每組8隻小鼠,實驗為期12周,每組鈣投餵量根據「健康食品之骨質保健功效評估方法」,換算為同一添加量,測定每組對骨質保健之實際影響程度。
從下圖骨鈣素測定結果可以看出,魚骨鈣為最佳,與其他組具有顯著差異,但魚骨鈣含鈣量與吸收率皆為30%左右,碳酸鈣與海藻鈣吸收率與魚骨鈣相同,但含鈣比例高於魚骨鈣,照理來說吸收表現應優於魚骨鈣,實際結果卻非如此。 因此,我們在挑選時應該選具有實際功效實驗證明的產品,高鈣、高吸收率並不是主要應注意的事項。

注意事項 3:是否有檢驗報告
定期且完整揭露檢驗報告是保健食品安全的基本要件,報告必須來自國內合格的機構,並非企業內部實驗室,如果不清楚是否為合格機構,可以到以下網址查詢: https://www.fda.gov.tw/TC/sitecontent.aspx?sid=113
除了檢驗報告來源需為國內認證機構外,保健食品常見檢驗的內容如下:
- 衛生指標菌:總生菌數、大腸桿菌、大腸桿菌群及腸桿菌科
- 八大營養標示:目前公告之最新營養標示規範
- 食品重金屬 5 項:砷、鉛、鎘、汞及銅
- 動物用藥48項:西氟沙星等48品項動物用藥
- 維生素礦物質含量檢測:維生素A、B、C、D、E、鈣、磷、鎂、鉀、鐵…等
- 塑化劑 9 項:BBP,DBP, DEHP, DINP, DIDP,DNOP,DMP,DEP,DIBP
- 環氧乙烷:含關華豆膠、刺槐豆膠、食用空膠囊、芝麻、高油脂及香辛植物類原料者
- 其他檢驗項目:脫鎂葉綠酸鹽(藍/綠藻)、縮水甘油脂肪酸酯(魚油等食用油脂)、三聚氰胺(乳製品)及基因改造(產品宣稱)…等
- 益生菌耐胃酸、耐膽鹽/鹼試驗、腸道細胞吸附試驗、抵抗力細胞實驗、腸道定殖試驗 (腸道菌相) 動物實驗或人體實驗
另外,食品原料來源與製造過程也需通過嚴謹的第三方驗證,市售化學合成鈣較難提供原料來源認證,安全性存在疑慮,海藻鈣須注意是否有提供原料供應商名稱與相關檢驗報告,魚骨鈣如為養殖來源,可以檢視是否有具有產銷履歷證明。保健食品製造商亦須有HACCP(危害分析及重要管制點)和ISO 22000(食品安全管理體系)這兩大國際認證,能確保產品安全與品質。
選購補鈣保健食品前,記得到品牌官網查看是否有完整公開相關證明。
以下為你推薦符合以上注意事項的優質補鈣保健食品:

魚骨力石斑魚骨鈣錠是國內唯一取自天然石斑魚骨的鈣質保健品,擁有多項特色:
- 100%取自天然魚骨鈣
- 無汙染、重金屬超標
- 原料具產銷履歷認證
- 日本與台灣發明專利
- 最接近人體骨骼的鈣質成分
- 含有鈣與其他營養元素
- 無副作用